移民小屋
 

 
繁體版
  尺言寸语
互惠生,请保护好自己

 
分类
  • 移民专柜(24)
  • 砖家建议(3)
  • 品悟系列(3)
  • 闲人指路(2)
  • 留美窗口(5)
  • 随意茶舍(11)
  • 类别: 留美窗口    打印版:http://www.immicabin.com/blog_article.php?ID=62

    美国互惠生(Au Pair) 计划始于1986年,一般模式是互惠生寄宿某一美国家庭,美国为互惠生提供基本生活所需和费用;互惠生为家庭照顾小孩,其服务时间有一定限度。同时家庭为互惠生支付每学期六个学分的学费。互惠生与寄宿家庭应本着平等互助、互相尊重的原则。

    国内的一些广告上把互惠生项目宣传为在美国家庭免费吃住, 提升英语,体验美国生活, 领略异国风情和文化, 免费修美国大学的课程,N万人民币的年薪等等,再通过展示一些中国互惠生在美国度假,旅游,逛商场,参加舞会的视频和照片,使国人有一种做互惠生就是一次丰富多彩的浪漫之旅,还为未来残酷的职场竞争打下基础……

    通过协助若干互惠生办理J-1豁免,本人了解到了她们的点点滴滴。广告,视频和照片所显示的也许并不假,但有些夸大了面向阳光的那一面。

    在美国家庭食宿不假,但不应称为免费的,虽然互惠生不用付钱,但她们要承担起相当一部分家务;去修学分是真,但并非是完全任由自己挑校选课,寄宿家庭承受学费金额往往是有限度的,而且有些家庭要求互惠生在网上修课,使之外出机会尽量减少;随家庭出外度假是有可能的,但依然要顾弟携妹;善良、友好的家庭有之,但辱骂互惠生、甚至要从互惠生身上榨油的现象也出现过……

    所以了解其灿烂的方面之外,也要了解其所要承担的义务、责任和风险,更要懂得互惠生所应享有的权益,在异国他乡充分保护好自我。

    互惠生(Au Pair)不是保姆(Baby sitter or Nanny),但要照顾好小孩,从事与保姆多少有些类似的工作。但互惠生的工作时间长度是有上限的,每天不超过十个小时,每周不超过四十五个小时;互惠生是没有义务做与小孩无直接关系的工作,如为家庭父母做饭、洗衣;在休息(如周末,带薪假日)互惠生有权选择外出,家庭不应干预;服务家庭父母对互惠生提出批评和指正是合理的,但不讲礼貌的污言秽语,甚至侮辱谩骂是绝对不可的;……

    如果碰到这些不良现象,互惠生在保持冷静的前提下,要勇敢地向寄宿家庭讲清楚自己的权责;对于非责任所在或超时工作的要求,互惠生要敢于说No;对于不良言语,要维护自己的尊严,指出自己是与其他家庭成员同样的人,要受到应有的尊重;……

    如果寄宿家庭依然故尔,互惠生要敢于向中介资助机构(sponsor organization)反映情况,讲明真相,问题严重的要考虑提出更换家庭。

    也许有互惠生朋友会担心与寄宿家庭搞僵,是不是会影响寻找下一个家庭? 甚至如果找不到下一个家庭,那么将直接使合法身份做废而必须回国。这些担心是很正常的,出来时颇费周折,交了不少中介费,怎可轻易言退? 也许忍一忍就风平浪静了?

    首先要搞明白的是如果问题出在家庭一方,对互惠生的声誉并没有影响,这就好比车祸发生后只有肇事方要被追究法律责任一样。而确实找不到下一个家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,但这不意味着互惠生就要忍气吞声,任由别人摆布。其实有些家庭也正是抓住了我们中国人良善和谦卑的特点,同时爱脸面,怕失去在美合法身份的心理,对互惠生提出多种无理的工作要求,甚至让互惠生自己负担中介费用,克扣其合法收入,限制其自由,得寸进尺,蹬鼻子上脸。如果互惠生懂得保护好自己,维护自己的权益,从而据理力争,这样的家庭往往会有所收敛。

    退一步讲,在不良环境下低声下气、委曲求全,难道一定就比回国好吗?一定很丢面子吗?目前中国开放程度越来越大,回来后再次赴美并不难;另外,根据本小屋办移民的经验,互惠生被迫离开互惠项目而继续在美发展也绝不是天方夜谭。

    做互惠生,懂得付出和奉献,拥有责任心,充当文化使者是必要的;同时维护好自己的基本权利,保持自我的尊严同样是必不可少的。

    发于:  2010-08-10 11:53:04       [留言]:  (0)

         下页


    有问题?提建议? 发Email 到host@immicabin.com          Facebook

     ©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IMMICABIN.COM